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 非遗资讯 > 媒体关注

安徽:文旅融合路上绽放“非遗之花”

发布时间:2022-04-25 00:00:00   作者:转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   点击数:132

成立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,加强宣纸文化区域整体保护;打造黄山“五徽”文创品牌,挖掘徽州技艺创意价值;推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,加快非遗传承传播载体建设;推动非遗活态化发展,激发“非遗+扶贫”“非遗+旅游”发展活力……近年来,安徽省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,全面加强非遗保护、传承、创新和利用,积极推动非遗项目的旅游价值开发,充分发挥非遗在助力脱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。截至目前,非遗在帮助安徽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、提高内生动力、促进就业增收、巩固脱贫成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。

活利用 非遗技艺绽放时代新彩

地处皖南山区的黄山市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如何让传承千百年的非遗文化“新起来”“活起来”“火起来”,黄山人一直在思考。

近年来,黄山市以“徽工之巧、徽玩之雅、徽茶之香、徽味之美、徽艺之韵”为切入点,聚力打造“五徽”文创品牌,集中展示非遗项目和文创产品,在提升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同时,赋予了非遗新活力。

位于黄山市的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是“五徽”文创品牌的重要展示场馆之一。步入该馆非遗文创产品展示体验中心,独具韵味的徽州非遗、文创产品琳琅满目。在该中心一面长3米多的多功能数字触控显示屏前,许多游客正不断用手指在屏幕上“指指点点”。“在这块触摸屏上,你可以获取近两百件黄山非遗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的介绍,还可以立即下单购买。”该馆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介绍,中心借助科技手段将静态的文物展示与活态的非遗相结合,游客不仅能实体欣赏到独具韵味的非遗文创,还可以直接线上选购,将非遗工艺品带回家。

为进一步推动非遗融入群众生产生活,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黄山市不断拓展非遗保护载体,完善非遗保护体系,创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。通过“景区+非遗”的形式,将非遗元素植入景区,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宣传展示平台;将非遗保护、传承融入学校教育中,开设非遗兴趣班,培养非遗传承人;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,大力修复徽州文化生态的生存空间……一项项保护举措落地,让黄山非遗保护体系日益完善、非遗传承队伍持续壮大,让非遗技艺再度“活起来”“火起来”“强起来”,在新时代绽放出新光彩。

截至目前,黄山市共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4项、省级非遗项目60项、市级非遗项目127项,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3人、省级非遗传承人154人、市级非遗传承人658人。全市现存非遗种类和数量在安徽省地市中均位列第一。

育人才 非遗传承队伍持续壮大

“非遗传承不能只靠一个人或一个家族,还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。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美洪说,从炼烟、和料,到制墨、描金,再到雕刻……徽墨的13道工序看似简单,实则各有讲究,很少有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学习这门技艺。

1979年,年仅22岁的周美洪子承父业,进入墨厂从学徒做起,这一干就是43年。“一张桌子、一把椅子、干一辈子,这是一个徽墨制作人的真实写照。”周美洪说,现在虽然不在一线从事生产工作,但是徽墨制作的每一道工序依旧了然于胸。

“对于徽墨技艺的发展,我现在考虑更多的是传承。”周美洪说,制作徽墨,学懂容易,做精很难。徽墨的好坏取决于材质、品相和做工,而其中的做工,则离不开年轻人。

近些年,黄山市把发展徽墨产业作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,列入重点发展的十大文化产业。先后编制《徽墨歙砚行业发展规划》,启动《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》立法工作,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法规依据和制度保证。同时实施“名师带徒”工程,进一步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;通过开设专题培训班、职业教育等方式,努力培养非遗特色人才,形成了一条“有制度、有传承、有体系”的非遗人才“成长链”。

“我是打心眼里感谢国家和政府对非遗传承的关注和重视,让我们老‘守’艺人们看到了春天。”周美洪说,如今,借着文旅融合的东风,徽墨制作工艺的传承迎来新机遇。“我们将曾经的老生产式车间改造成观光式车间,越多越多的学生走进墨厂了解学习传统制墨技艺,让我对徽墨制作技艺的传承信心倍增。”

徽墨制作技艺的传承是安徽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的一帧动人剪影。为进一步提升安徽非遗的知晓度、可见度,营造全社会关注、参与、共享非遗的良好氛围,去年12月,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2022—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,黄麓师范学校等99家单位成功入选。据悉,下一步,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将秉持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传承发展”的工作方针,让安徽非遗在活态传承、保护传播、人才培养中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辉。

强发展 “非遗经济”助力乡村振兴

安徽省宣城市被誉为“中国宣纸之乡”,其生产的宣纸有着“纸中之王”“千年寿纸”的美誉,是中国书画的重要载体,是中华文明中具有独特性的文化遗产。宣纸制作技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,2009年列入人类非遗名录。

近年来,宣城市将宣纸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作为首要任务,创新发展理念,打造文旅产品,满足不同文化和旅游客群的需求。同时,成立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,集中保护区域内的宣纸文化生态环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;制定实施《宣纸保护和发展条例》,让宣纸保护有法可依,使宣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和强劲动力。

在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李园村,村民包敏然天刚亮便在自家的库房里清点宣纸和书画纸的数量,他的妻子则坐在电脑前,不断在“旺旺”上回答客户的各种问题。

2016年,刚从大学毕业的包敏然回到家乡,传承祖传宣纸制作技艺,并在淘宝电商平台上销售宣纸。经过不断坚持和探索,营业额从第一年的三四十万元提高到现在的百万元以上。如今的李园村是安徽首个“淘宝村”,村里1000多户人家,200多家都在做电商。

李园村是泾县宣纸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。据了解,目前泾县共有宣纸、书画纸生产和加工企业540多户,从业人员1万多人,年产值约10亿元。年产宣纸700吨左右、手工书画纸1万吨左右,占全国书画用纸市场60%的份额。

丁家桥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唐媛媛表示,宣纸发展为全镇居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,实现了居民家门口就业、工作家庭两不误。2021年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353.9元,同比增长18.5%。

随着泾县文旅融合步伐的加快加深,以宣纸为载体的一大批新兴文旅应用领域、文创产品应运而生,为当地非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
走进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展销店,琳琅满目的各式宣纸文创产品映入眼帘。“这是用宣纸制作的纸扇”“这是宣纸书灯,合上是一本书,打开就是一盏灯”“这是纯宣纸打造的笔记本”“你看,这把纸伞的扇面也是宣纸做的”……展销店内,工作人员一边为游客介绍文创产品的制作工艺、功能用途,一边讲述着宣纸的源远流长、“前世今生”。

为进一步做好宣纸文化体验和旅游市场开发,近几年,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着力提升宣纸文化体验功能与设备,不断攻克宣纸生产技术壁垒,积极开发系列文化体验新产品,越来越多汇聚创意、具有文化韵味的宣纸文创产品走向市场,受到广大游客追捧。

“一张‘薄如蝉翼轻如雪’的宣纸已经衍生出50款文创产品,目前门店年销售额超100万元。”中国宣纸文化园文创产品研发负责人余亮说,传统非遗技艺与创意“金点子”的结合,让千年宣纸“改头换面展新颜”,也让宣纸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增长点,成为驱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
“非遗不应只是静态的文化符号,更应是活态的文化‘有机质’。只有让非遗真正融入群众生产生活,才能在经济发展中结出累累硕果。”余亮说。


主管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  主办: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
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268号省博物馆院内北办公楼二楼  电话(传真):0551-62843697  邮箱:ahfeiyi@163.com

Copyright © 2017-2018 ICP备案/许可证号:皖ICP备12015810号-1   技术支持:同方知网(北京)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