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 热门专题 > 安徽省非遗中心2021年“非遗过大年,文化进万家”专题活动

佐食小吃添滋味

发布时间:2021-02-13 10:58:17   作者:暂无信息   点击数:315

过年嘛,总少不了大鱼大肉,鸡鸭鱼牛羊,天上飞的,地上跑的,水里游的,总要都尝尝。可是尝多了,终究会腻,年味里也不仅仅是大鱼大肉,佐食小吃也不错。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几种美味的佐食小吃。

顶市酥出产于黄山市的一种特色风味糕点。2014年,徽州顶市酥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采用脱壳白芝麻、白糖,配以少量面粉,拌以饴糖精制而成。成品白中显黄,抓起成块,提起成带,进嘴甜酥,满口喷香,不粘牙不粘纸,老少皆宜。千百年来已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,吃过的包装纸也不会扔掉,长辈们用这纸包上压岁钱,分给前来拜年的孩子们。过去文人上京赶考,也要带上几包,以求状元及第,所以又被称为“状元红纸包”。


嵌字豆糖流行于黄山市祁门县一带的特色风味糕点,2017年,嵌字豆糖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原料简单,主要由去壳的黄豆粉、饱满的黑芝麻和上乘的麦芽糖制成。制作时先将黄豆粉炒熟,用糖稀调拌均匀后,分别切成条状和块状,另用黑芝麻粉和以糖稀,切成细条,做成福、禄、寿、喜等字样,字空隙处以豆粉条块嵌入,用刀切后补齐,再用手从四周向内紧缩,用刀切成薄块即成,有圆形、方形、菱形。奇特的是,豆糖中的福、禄、寿、喜字丝毫不乱,清晰明显。也有的不做字,随意绞成各种图案,多为长条形。


丫山藕糖出产于芜湖市南陵县丫山镇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。2017年,丫山藕糖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主要原料为粳米或糯米、麦芽和白芝麻,辅料为桂花等。制作工序为:泡米、煮饭、放入适量麦芽;然后将冷水加入煮好的饭里搅成稀粥状再盖锅焖透,待米饭成糖状时滤出糖水再熬,并不断用锅铲翻搅,直至成白色胶状;另用一锅将糖拉成带状,不断合拢、拽拉,如此反复,可使糖内气孔多达73个;最后掐断为长约三、四寸的短条后装入竹筛,用炒熟脱壳的白芝麻滚动拌匀。成品形似藕节,酥脆芬芳,香甜可口,入口即化,不粘牙,不留渣,有“形带水乡色彩,味含山间花香”的美誉。


铜陵白姜出产于铜陵市的一种特色风味美食。2007年,铜陵白姜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铜陵白姜瓣粗肥厚,姜汁饱满,块大皮薄,汁多渣少,肉质脆嫩,香味浓郁,味辣而不呛口。除含有姜油酮、姜油酚、姜油以外,还富含蛋白质、糖、脂肪,以及人体必须的钙、磷、铁、胡萝卜素、硫胺素、核黄素、尼克酸、抗坏血栓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,具有健胃、止血、顺气祛寒、化痰解毒、发汗消热、调味蔬菜、增进食欲等功能。


水东蜜枣出产于宣城市水东镇的一种风味美食。2014年,水东蜜枣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水东蜜枣的加工工艺十分讲究,每年处暑前后,青枣泛白成熟,青枣个大、核小、皮薄、肉厚、脆甜、形色俱佳,香甜爽口,营养丰富,乃滋补佳品。青枣采下后,选色白、无虫蛀、无红头的优质枣,经分拣、切割、拣切、淘洗、糖煮、养浆、稀烘、挤工、老烘、拣板等十道工序。其中尤以刀切技术为最难,所有枣子完全手工切上40—100刀,而且刀刀均匀,不浅不深,使枣子既容易煮熟,饱吸糖分,又久藏不坏。水东蜜枣色泽金黄如琥珀,切割的缕纹如金丝,光艳透明,肉厚核小,保留天然枣香。其含糖分充足,并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钙、磷、铁和多种维生素,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滋补品。


临涣酱培包瓜出产于濉溪县临涣镇的一种风味美食,俗称“菜中菜”。2007年,临涣酱培包瓜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以当地盛产的包瓜为原材料。制作时先将鲜瓜切盖去瓤,入缸初腌,日晒夜露30天后复酱,培40天后制作成琥珀色的瓜壳待用。再将加工好的酱杏仁、酱花生仁、酱黄瓜、酱品兰、酱苔、酱生姜、酱培瓜、咸豆角、石花菜、陈皮等10余种优质酱菜配料切碎调配,装入酱培成熟的瓜壳内,盖上瓜盖,捆扎成原鲜瓜形。瓜型似鼓,色泽光亮,外壳圆、嫩、鲜、脆,内瓤香味浓郁,入口清爽,咸甜适度,且富含维生素、氨基酸、糖类和矿物质,是纯天然食品。清代末年有诗赞曰:“瓜风送香气,蜂蝶乱飞云,食之包瓜后,忘却故乡人。”


王魁知麻花主要流行于亳州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特色风味小吃,2017年,王魁知麻花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选用优质小麦高筋粉和纯小磨麻油为原料。纯手工制作,经过和面、发酵、揉面、切块等工序,将切好面块搓条、合股、拧成麻花状待用。炸制时需用传统土锅,用木柴烧大火,小磨麻油烧至八成熟时将待用生坯下锅,反复翻转,待受热均匀后用筷子撑行,换小火慢炸细翻,呈金黄色时即可出锅。所制麻花圆润透亮,脆而不腻,落地即碎,脆酥可口,食后无渣,久放色香味不变。


一闻香糕点主要流行于亳州市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,2017年,一闻香糕点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原为亳州晋陕会馆(今花戏楼)内商人听戏时品尝的点心,经不断改进,逐渐发展为闻名遐迩的传统糕点小吃。以梁氏家族经营为主,种类繁多,拥有40多个品种,其中以绵香酥、舌头酥、寸金糖、麻片四种糕点为四大名点。用料考究、工艺繁杂、配料秘制,主要以芸豆、红小豆、绿豆、黑芝麻等杂粮制作馅料,以精制面粉辅料制作馅皮,经过和、抻、揉、醒等几十道工序制作而成。制成糕点晶莹剔透,薄脆香酥,入口即化,甜而不腻,余味绵长。


采石矶茶干出产于马鞍山市采石镇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,2017年,采石矶茶干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制作时选取优质大豆,经清洗、浸泡、蒸煮、摊凉、拌入优质生面粉,加入黄曲霉素进行发酵,发酵周期为180天以上,做成浓香的黄豆酱;同时将优质大豆用清水清洗浸泡,然后磨碎,再经去渣、煮浆、点浆、压制等工艺制成豆干,加入黄豆酱和五香八角、桂皮等调料卤制,并加入冰糖和各种中药材,用火腿、鸡丝、虾米等做馅。不同口味用不同的卤锅,分时起锅,成品具有色泽酱红,光洁鲜亮,质地硬实细腻,入口香醇等特色,且有清火、健脾等保健功能。产品远销国内外,多次获得地方名、特、优、新产品称号和国际食品博览会奖励荣誉。


淮南大救驾产于淮南寿县的一种风味美食。2007年,大救驾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相传在公元956年,后周世宗柴荣,命大将赵匡胤率十万大军攻打寿春,南唐驻守将领刘仁赡率兵死守,双方相峙九个多月,最后赵匡胤得胜进城。赵由于长期苦战,劳累过度,不思饮食,城内厨师用面粉、白糖、猪油、桂花等十多种原料,做成糕点献给赵匡胤。赵吃后,食欲大振,连声称好。后来赵匡胤当了宋朝开国皇帝,还称赞寿春的糕点“救了驾”。“大救驾”由此得名。大救驾色香味形俱佳,形扁圆轮缘微弧,色泽乳白。外皮道道,花酥层层叠起,宛如金丝盘绕;中心微凹,恰似急流旋涡。内馅白中现红丝缕缕、青丝条条、亮晶点点。入口则酥淋淋、甜滋滋、香喷喷,重油而不腻。看上去赏心悦目、爱不释手,吃起来爽口沁脾、回味无穷。



主管: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  主办: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
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268号省博物馆院内北办公楼二楼  电话(传真):0551-62843697  邮箱:ahfeiyi@163.com

Copyright © 2017-2018 ICP备案/许可证号:皖ICP备12015810号-1   技术支持:同方知网(北京)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